当前位置:首页>历史>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时间:2020-08-31 23:34:22 来源:榆树网 作者:一只团团

神鬼七杀令腾讯漫画 杨丞琳腾讯微博 非常可乐兑奖 58创业计谋网 类似寻找大象的电影榆树网

司马炎,积司马懿、司马师(昭)两代之功,终于逼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晋朝,成为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的王朝。榆树网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虽为开国之君,但其功业源自司马氏两代人的努力,因而实际他就是个“富三代”。司马炎谥号“武皇帝”,与汉武帝一样;他登基后,追封司马师为“文皇帝”、司马昭为“景皇帝”,也同汉武帝上两代人一样。

可以说,司马炎的执政生涯,是将汉武帝当成了学习的榜样的。并且,西晋之初,无论在内治、外狄、地方豪强等方面,都与汉武帝即位之初颇为相似。

然而,司马炎虽有汉武帝之志,却无汉武帝之才。作为一个富三代,以守成之资而逐开创之业,注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从280年灭吴算起,至316年司马邺降汉,西晋的大一统仅维持了36年即告灭亡。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汉武帝

司马炎虽然得了“武”的谥号,但在他生时,连他信任的大臣都不能认同。282年正月初一,司马炎祭天礼毕,踌躇满志,问司隶校尉刘毅,自己能比得上汉朝哪个皇帝,言下之意——我一统天下,功业盖世,当比汉武帝了吧。哪知刘毅回答:“桓帝、灵帝”。晋武帝委屈的问:“为何如此?”刘毅回答:“桓帝、灵帝卖官的钱是收入公库的,陛下出卖官职的钱却归入私人所得,从这个方面来说,恐怕比他们还不如。”连他的重臣都这么看,晋武帝却只是讪笑道:“桓帝、灵帝在位时,可不能听到这种言论,现在我有你这样正直的臣子,当是胜过他们的。”

虽然怎么看都不像有“武”的样子呢?但司马炎确实努力过。

西晋大一统之下的“危局”

西晋初年,经过数十年的三国乱世,政治凋敝、民生艰难。更隐藏了戎狄之患、宗室势大、立嗣不明三大危机,成为西晋短命而天下祸乱的根源。

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日益强大,随时有爆发巨变的可能。匈奴、鲜卑、羯、羌、氐,合称“五胡”,从东汉到魏、晋这段时期,或因自愿,或是被迫,被陆续迁至边地,服劳役、开边荒。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

东汉中期之后,他们逐渐向内地扩张,并常有因为受压迫而叛乱的事件。司马炎即位后,胡人叛乱更是频频发生。270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叛变,攻陷凉州,乱事蔓延到其他胡族。匈奴刘猛也叛而出塞,一直闹了十年才大体被平定。

地方宗室势力膨胀,对中央政权造成极大威胁。平吴之后,晋武帝为杜绝州郡积重之势,裁撤州郡武备,刺史只掌察举,不再领兵。

同时,由诸王担任地方的军事主管,让藩王的权威由一国伸展至一州,势力愈来愈强。

立弱智低能的司马衷为太子,埋下贾氏乱政的祸根。西晋政坛将帅争功而群臣分党立派,倾轧混乱。伐吴将帅剧烈争功,士族与寒门对抗,双方形成仇敌,势同水火。

“立嗣”的争执更加激烈。司马炎即位时,立低能弱智的司马衷为太子,当时司马炎同母弟齐王司马攸仁孝聪慧,朝野倾心。大臣卫瓘、和峤都主张废掉司马衷,改立司马攸;但荀凯、荀勖等极力反对。太子妃贾南风素有野心,于是怀恨卫瓘、和峤。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炎最终未能舍子立弟,使得朝臣之间分党立派,更埋下了贾南风的乱政祸根。

司马炎的政治努力

历史上对司马炎的评价是“先明后暗”。

即位之初,司马炎也是雄心勃勃,做了很多努力。比较著名的政策包括定户调式、罢军役、州郡兵等。定户调式,让失去土地的农民有地可种,又增加了税赋收入,同时将大量流动人口安置在土地上从事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兵役是东汉末年以后农民最沉重的负担,司马炎罢军役,免除这负担,对恢复生产意义重大。罢州郡兵,不仅防范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风险;同时也让地方官专心民事,也扩大了承担赋役的课丁。

另外,司马炎在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等方面也有很多建树,如在汲郡开荒五千多顷,修整旧陂渠、新开陂渠,便利了农田灌溉和交通运输等。

值得一提的是,司马炎还设立了“常平仓”,丰年抛售布帛、收购粮食,荒年则出售粮食以稳定粮价,这种市场调控措施,具有很大的积极性。

在政治上,司马炎有很多举措,都在对标他的偶像汉武帝。汉武帝“察举”人才,司马炎也“屡诏举人才,又尝增吏俸”(泰始三年,267年),“令内外群臣举清能,拔寒素”(泰康九年,288年)。汉武帝设立刺史纠察地方豪强舞弊,司马炎也“诏刺史、两千石纠秽浊,举公清”(泰始五年,269年)。

经过这一系列的政治举措,全国的人口,从泰康元年的130多万户,至泰康三年已达到377万户。社会秩序恢复稳定,经济发展有所提升,史称“太康繁荣”。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经过晋武帝的努力,出现了“太康繁荣”

然而,司马炎制定的许多政策,如果都能有效贯彻执行,西晋王朝将是另一番光景。司马炎最大的毛病在于,对政策的执行结果,并不能做到有效的督责。刘颂曾劝谏道:“人主恒能居易执要,以御其下,然后人臣功罪,行于成败之征,无逃其诛赏。”

《山涛传》:帝尝讲武于宣武场。涛时有疾,诏乘步辇从。因与卢钦论用兵之本,以为不宜去州郡武备。帝称之曰“天下名言也”。但最终并未用其言。很多政策的颁行,也同样是这般“雷声大、雨点小”,一如魏晋名士的玄谈。

面对同样的问题,司马炎与汉武帝的应对措施

司马炎为政的最大败笔,正是在处理与汉武帝面临的几个同样问题时,做出了愚蠢的决断,最终埋下了西晋短短几十年便告覆亡的伏笔。

面对地方宗室势力膨胀威胁中央统治的问题,汉武帝采用“推恩令”,彻底解决了藩王尾大不掉,对中央的威胁。而司马炎则一手制造了藩王势力的坐大。

统一全国之后,司马炎为杜绝州郡积重之势,裁撤州郡武备,刺史只管察举,不再领兵。这样一来,确实解决了地方武力做强的隐患。

然而,接下来他便出了昏招——恢复“封国制”。司马炎判断曹魏之所以被权臣灭国,是因其对宗室苛待导致危机关头无人为皇室出头。故,他对宗室着意优待,在其即位不久便大肆分封诸王27国,其后又陆续加封很多。为了让封王能够起到保卫皇室的作用,他还让封国置兵,二万户打过置五千兵、一万户次国置三千兵、五千户小国置千五百兵。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西晋八王封国

其后,更让诸王都督地方军事,如汝南王督豫州军事,楚王督扬州军事,河间王镇守关中。如此,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让诸侯王的权威从一国延伸至一州,势力愈来愈强。

司马炎自以为得计,不久便产生反效果,成为日后祸乱的根源。

针对北方的少数民族,汉武帝始终保持军事上的进攻态势,并且一直占据主导优势。而司马炎在面对边地少数民族叛乱的态度上,始终犹豫不决。

晋朝初年,侍御史郭钦曾上疏建议徙胡,主张禁止汉官欺凌治下胡人;并把西北各地与..杂居的各族徙出塞外,以..充实边境,严出入之防。但司马炎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西北胡虏叛乱后,太子太傅憙建议出兵讨伐。但很多朝臣说“出兵不易,虏未足为患”,司马炎便犹犹豫豫未采取行动。后来凉州覆没,才深感后悔。

后来虽数次遣将派兵在西北对戎狄用兵,但多为所托非人,胜多败少。直到任用了马隆,才得以转机,斩杀了贼首树机能,平定了西北叛乱。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西晋对少数民族用兵

对少数民族既不能从政策上加以安抚,让其完全融入汉族;致其做大后,军事上又反复不定,遗失良机;任人又无成算,时长所托非人,导致一个凉州叛乱,反复折腾了十多年,才得以平定。司马炎的“武功”决断之弱,可见一斑。

在选择继承人方面,汉武帝立子杀母、选定辅政重臣等一系列做法,让新旧君权的平稳过渡,保证了政权的稳固。然而司马炎却在傻太子与能人弟弟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司马炎自然知道太子是个低能弱智、昏暗愚蠢之人,而弟弟司马攸不仅仁孝睿智、也得朝臣拥戴,但他就是舍不得将皇位传给亲弟弟,最终司马攸郁闷而死,傻太子继位。围绕接班人的争论,让晋朝官员们分派结党,互相倾轧,朝堂一片混乱;而贾南风的丑与恶,司马炎也是深知,但因为其父贾充拥立之功,对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贾南风乱政

这些隐藏着的祸根,在司马炎活着时,尚不至于爆发出来,但等他一死,整个西晋王朝便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结语

司马炎自比汉武帝,然而不仅没能将自己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调理好,还给后代埋下了诸多祸根,可以说,在司马炎手里,西晋的覆亡就已注定。

《晋书·何曾传》有个故事,说何曾赴司马炎的宴席,回来后对儿子们说:“国家应天受禅,创业垂统,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诒厥身谋之兆也。”

一个没有宏图大略的君主,即使有再多的为政之举,最终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司马炎这个富三代的“武帝”梦,在他死后二十多年,就幻灭了。

自比汉武帝:“富三代”司马炎的“武帝”梦

晋武帝羊车游后宫

蹊跷的小镇命案 林宰范壁纸 吉姆·西尔斯 长汀无线电论坛 eseebaby姚慧

本文地址:http://www.06567.cn/lishi/23978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