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历史>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时间:2020-09-02 16:16:29 来源:榆树网 作者:一只团团

愚者的谢幕曲 我的功夫老爸 布冯暗批巴神 考验知识宝库 抹茶の生活榆树网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榆树网

苏轼《治平帖》卷,东坡先生像

九月的第一天,故宫年度备受瞩目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终于惊艳开幕,展出多达78件套文物精品。想必纵使京城再遇上几场寒凉秋雨,故宫的文华殿外也将大排长龙。提起苏轼,小至人间绝美的“东坡肉”,大至艺术精华之“尚意”,皆彰显出这位文人大家如何凭借独特而前卫的创新意识引领了一代艺术风骚。

打破世俗,首创尚意

元丰三年(1080年),黄州(今湖北黄冈)的人们因市面猪肉价贱而很少食,喜欢另辟蹊径的苏东坡反而因此亲自烹调起了以猪肉为食材的佳肴,还曾即兴作诗《食猪肉》。此诗一传十、十传百,使得后世人们争相仿制并命名“东坡肉”,享誉至今。除了在生活中缔造出令人垂涎的“东坡肉”,苏轼也将这种轻盈而不凡的创新思考时刻融入并贯穿于其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创作当中。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朱之蕃《临李公麟苏轼像轴》

2018年,其传世之作《木石图》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4.6亿港元(约合4.1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惊艳四座。这不仅刷新了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第二高价的纪录,还充分体现出苏轼极高的艺术造诣,以及真迹的稀缺性。从这场创纪录的拍卖到如今故宫盛大开幕的书画特展,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再次重回大众视野,其各个领域的创新探索也尤为值得探究。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木石图》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木石图》(米芾题跋)

在苏轼生活并创作的宋代,当时的文人雅士普遍尊崇“亚圣”颜真卿的书法,蔡襄、欧阳修、司马光等人在汲取前辈书家精华时,仍未能摆脱唐代书风,唯独苏轼首开了宋代的“尚意”风格。在书法中,“韵”可追求、“法”可遵循,唯独“意”不易学习。这个“意”,实际便是指书者当时的情思勃发,是将真性情跃然纸上的极高造诣。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黄州寒食帖》

而说起这一颠覆时代创新性的突破,还要追溯到当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黄州之时。起初,他与其子苏迈寄居于定慧院,依靠蹭和尚斋饭维持生活。后来,家中20多口也前来团聚,于是一大家子就挤在了废弃的驿站中。那段时间,苏轼生活极为拮据。每个月,他与妻子都会在高高的屋梁上悬挂30串钱,每天早晨挑一串作为当天费用,而后将挑高工具藏好,以防会有“剁手”的冲动。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黄州寒食帖》(局部)

而也正是在如此困境的磨砺下,苏轼创作出了《黄州寒食帖》《人来得书帖》《新岁庆展帖》等传世杰作。他将当时心境的忧郁与悲凉通过笔墨淋漓尽致地呈现于纸上,实现了笔法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人来得书帖》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新岁庆展帖》

而虽说苏轼的书法作品如此卓越,但千百年来学习其书法者却少有人登堂入室。雄才伟略的康熙皇帝年轻时便仰慕苏轼,酷爱其以跌宕取势、以雄秀取宏的书法风格。他早年作有《御临苏轼中吕满庭芳》,但终没能临摹出其恢弘气势。其实,也不难解释为何苏轼的书法造诣难以被临摹再现,究其根本还在于其创新之核心在“神”而不在“形”。“形”可被临摹,但其“心境”又怎能轻易再次被重现呢?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康熙《御临苏轼中吕满庭芳》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治平帖》

在心境转变后,随之而来的更是精神上的升华。饱经忧患的苏轼在经历大起大落后忽然了悟——艺术之美的极境,原来正是纷华落尽后那个毫无伪饰的自我。以《黄州寒食帖》为例,乍看其字型并算不上“漂亮”,且放在他那三千多首诗词中亦算不上杰作。然而,《黄州寒食帖》不仅在艺术上完全打破了此前的字体法度,更成为了北宋时期“尚意”精神的代表之作。这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苏轼对世俗刻板认知的反叛和发问。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黄州寒食帖》(局部)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黄州寒食帖》(局部)

独辟蹊径,自悟画体

苏轼当时受其社会关系及出身门第的影响,与文同为表兄弟,和李公麟、米芾等人更是互相交好,由此阅览了大量名人佳作,眼界极高。而基于如此得天独厚的艺术环境,骨子里始终保有叛逆精神的苏轼再次发出了他的诘问:难道画家只有职业的?假若文人无法做到这一标准,为何不去创造一种新的方式?这一突破便是苏轼后来为绘画创造的全新定义——“士人画”。在他看来,士人作画为的是抒发胸臆、展现自我,而非追求名利。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米芾《春山瑞松图》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李公麟《五马图》(局部)

说起不为追求名利,苏轼还有过不少趣事。例如,其表兄兼好友文同当时就因画竹而出名,前来求画之人络绎不绝,但文同却十分厌恶世人追捧,还将柬帖扔于地上并破口大骂。苏轼十分赞赏文同此举,逢人便夸文同的竹子好,结果拜访文同的人反而更多了。为了保持纯粹的艺术创作,文同只好写信“威胁”苏轼道:“我跟他们说你的竹子画得更好,让他们都去找你。”由此可见,当时以苏轼为代表的杰出文人画家们对这种艺术之纯粹的崇尚与争相效仿,实属时代前卫。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文同《墨竹图》,绢本水墨,131.6×105.4cm,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此重品格和意气的创造精神十分具有前瞻性,当时的艺坛也在其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以苏轼为主导,集中米芾、王冼和李公麟等人的士人画家群体,使这一类绘画创作和理论皆拥有了独特而完整的体系。自此,宋代绘画也终于实现了完全超越前朝的规模与高度,进入到鼎盛时期。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王冼《渔村小雪图》

食可无肉,居不可无竹

在苏轼创下一系列先河之时,他也在先锋创作的道路上走得愈发理直气壮。相传爱竹的他更是开启了一种新画法——画“朱竹”。那是在苏轼任职杭州通判的某日,坐于堂上的他一时画兴勃发,而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于是便随手拿朱砂画起竹子来。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吴昌硕《古器朱竹》

此举引来许多疑问:“世间只有绿竹,哪来朱竹?”对此,他答道:“世间也没有墨色的竹子啊,既然可以用墨画,为何不能用朱砂画呢?”苏轼一时的脑洞大开还真掀起了一股新风潮,自此文人画中便开始流行画红竹,苏轼也成为了“朱竹鼻祖”。这一传统持续沿袭至今,今天人们熟知的书画大家齐白石、吴昌硕等人亦都画过许多朱竹作品。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齐白石《朱砂红竹》

“朱竹”看似只是随意的奇思,实则承载着苏轼深厚的艺术素养。色彩上,朱砂的运用很好地体现出他对于“随类赋彩”的深远理解。由此,所画之物高出了原本被描绘的客观对象,并转化为画家主观意识的精神产物,无疑是艺术上的升华。虽然在千百年来的时光流转中,苏轼仅有两幅画作存世,但其“重视神似,反对形似”的主张,却首次将文人画和画工画区分开来,对后世至深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苏轼《潇湘竹石图》,绢本水墨,28×105.6cm,中国美术馆藏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潇湘竹石图》题跋

苏轼创作的本质并非为了向世人宣扬其创新的思想,但世人确实从中看到了这位文人大家超凡脱俗的艺术之境。他的诸多创新一举打破了此前墨守成规的所谓经验,让传统绘画变得轻盈、澄澈、纯粹。或许,苏轼作画时的那份自在和豁达,才是令世人们纷纷为之着迷、敬仰膜拜,却始终不达的本真境界。

正在展出

假如今年只能看一场展览——故宫!

展览:“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时间:9月1日-10月31日

地址:北京故宫博物馆,文华殿

编辑 张婧雅

文王柏凯

本文由《时尚芭莎》艺术部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来力杯台球宝贝选拔 大嫂查之女百度影音 029魅影网 78位qq申请器 操之过急电影谢小宇

本文地址:http://www.06567.cn/lishi/240521.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