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投稿>

艺术学院老师林雪萍(美术学院林雪)

艺术学院老师林雪萍(美术学院林雪)

时间:2024-03-29 10:30:14 来源:榆树网 作者:一只团团

林雪萍《质量简史》解读(二)

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榆树网

推荐阅读书单:《质量简史》《朱兰质量手册》《质量的本质:开启数字化质量管理新时代》榆树网

艺术学院老师林雪萍(美术学院林雪)

艺术学院老师林雪萍(美术学院林雪)

艺术学院老师林雪萍(美术学院林雪)

特别说明:以下内容来自推荐书单。

四、德国制造与质量

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德国的机械工程学家、“机构动力学之父”弗朗茨·勒洛(FranzReuleaux)评价当时德国制造的产品质量粗劣、价格低廉、假冒伪劣。弗朗茨·勒洛对于19世纪的德国质量复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他曾说过,“征服世界市场,不能靠廉价的商品,必须有上乘的质量。

德国质量有两大旋律:支撑德国工人兵团的是培养技工的学徒制体系,以及它所隐含的工匠精神。它在日后被人为地打造成一种文化,将成为德国制造体系的标签。

推行统一的..标准职业资格考核制度使现代德国工人培养模式初现雏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德国在艰难地恢复国际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优势:德国制造不在于大规模生产,而在于技术工人的人力质量资源。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徒制度被拓展到所有行业

德国的学徒制和后来名扬天下的双元制(所谓双元,是指职业..要求参加..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为德国培养了坚不可摧的劳动大军。高素质的工人队伍,成为德国制造的质量基石

德国质量发展历史上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角色:工业设计。1907年,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Werkburd)成立。1914年,联盟内部发生了设计界理论权威赫尔曼·穆特休斯(Hermann Muthesius)和著名设计师亨利·凡·德·威尔德(Henry Vande Velde)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史称“科隆论战”。

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必须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此前提下才能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而后者则认为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应该不受约束地自由发挥。

1919年,德意志制造联盟中著名的设计师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的学生——建筑大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以此命名的包豪斯流派继承了德意志制造同盟的设计理念,成了此后世界上最重要的设计流派之一,影响到建筑、家居、广告出版等行业。

“包豪斯”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它致力于寻找艺术与工业化之间的调和,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核心,被看成“解决问题”,而设计师需要“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

工业设计初期奉行的是为权贵阶层服务的精英主义。正是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所引领的德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让工业设计成为大众服务的活动,更好地让大工业和批量生产为大众产生价值。

此外,德国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和其他科学家们,共同推动了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hysikalisch-TechnischeBundesanstalt,简称PTB)于1887年正式成立。PTB购买了大量精密测量仪器,以敦促基础学科和计量学科的研究。它推动了往后德国制造质量的发展,也在事实上促成了发达的德国测量产业。当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享誉全球的时候,它的测量设备、仪表厂家也成为全球高精密测量行业的佼佼者,质量与测量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五、法俄度量衡与米制公约

1791年,法国度量衡改革..,以地球为基准,将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赤道到北极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定义为长度基本单位“米”。在此基础上也推出了面积、体积、质量的单位。这种全面以米为基础的全套计量制度,被命名为“米制”,也称“公制”。这个度量衡改革..的组成人员星光璨烂,拉普拉斯、拉瓦锡、玻尔达、拉格朗日、蒙日等,都聚集在度量衡的旗帜下,用科学的方法寻找一个国家度量事物的基石。这是一套系统性的看待世界基数并提供精准计量的方法。

1875年5月,国际《米制公约》成为一种公认的计量基础。法、德、美、俄、意等十七个国家都决定遵守《米制公约》,并决定在法国巴黎建立国际计量局。中国于1977年加入国际《米制公约》组织。

发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此时也登上历史舞台。脾气暴躁的门捷列夫,一向被赞誉是科学秩序的完美形象。1892年,兴趣广泛的门捷列夫出任当时俄国国家标准度量衡贮存库的库长。俄国作为国际《米制公约》的缔约国,并无严格执行的意愿,而各个地区的标准也是各行其是。

门捷列夫用最后的人生岁月,为俄国彻底地统一了度量衡,以精准的计量为支点,撬动了标准化的大石,并且让俄国也顺利从农业国家走向工业化的彼岸。俄国的工业也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变得井井有条,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大国。门捷列夫主导建设的度量衡总局,后来成为俄罗斯的国家科学中心——“全俄门捷列夫计量科学研究院”。

未完,后续内容请关注阅读……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06567.cn/tgzt/665993.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