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投稿>

高考语文作文任务驱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

高考语文作文任务驱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

时间:2024-03-30 13:16:07 来源:榆树网 作者:一只团团

来源:芦苇语文读书 榆树网


榆树网


策略1

论点从特定材料中来

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尽管都有材料,但二者对材料的处理有所不同。话题作文强调的是相关,材料可用可不用;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依据,包孕着文章的主旨,材料在文中必须出现。不少考生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导致对材料作文中材料的忽视,以致写作中完全抛开材料,另起炉灶,我行我素。这样的文章,其成绩可想而知。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凤姐集聪明、漂亮、能干、狠毒于一身,《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凤姐的人生结局很惨:“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曹雪芹将凤姐的结局归因于“聪明”,他在写王熙凤的曲子“聪明累”的里说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不是每一种干练都是善行,不是每一种聪明都叫智慧。聪明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格局。聪明人看眼前,智者看长远;聪明人看局部,智者看整体……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聪明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在班级读书报告会上发言。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病文

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做人,应当像大地一样老实,大地用诚实获得大丰收;做人,应当像镜子一样老实,镜子用诚实反射人生;做人,应当像天平一样忠厚,因为天平用砝码衡量人生。

老实人做起事来,往往踏踏实实,一丝不苟。他们往往不会偷奸耍滑,不会偷工减料。譬如,种地的农民,老老实实地干活,这样种出来的粮食、蔬菜、瓜果才会丰收甜美,才能让我们放心食用。同样,工厂的工人,老老实实地干活,制作出来的产品才会经久耐用;环卫工人老老实实地干活,才会有洁净的街面,亮丽的街道;老师老老实实地教书,才会有聪聪明明的学生;鞋匠老老实实地干活,才会顾客盈门,才会有回头客;老字号,靠的就是老老实实、实实在在的经营理念。反之,耍小聪明,偷奸耍滑,妄想一夜暴富,或者一举成名,往往是快速地走向毁灭,或者充其量成为流星一闪而过。比如,苏丹红、三聚氰胺、有毒膨化剂、毒胶囊、地沟油等,让我们谈“吃”色变,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身心健康,鱼龙混杂的食品卫生、医药行业也未能幸免。这些所谓的聪明人,害人终害己。

可见,老实人未必吃亏,耍小聪明害人又害己。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聪明伶俐的黄蓉固然可爱,老实忠厚的郭靖,更令人喜爱。不仅黄蓉爱他,华筝、拖雷、江南七怪、洪七公也爱他,因为他可靠、可信、可托。诚如莎士比亚所说:“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也许你要说那是戏文,是小说,是当不得真的。那么,老实本分的晚清重臣曾国藩就令人佩服不已了。他一手组建的湘军,与他的性格一样,追求诚实,从不打无把握之仗。他总是花大量时间研究敌我双方的情况,从不主动出击,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后发制人和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结果,纵横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军被这种活动堡垒式的打法处处掣肘,最终失败了。

可见,老实其实是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

如果你天资聪明,机智、敏锐,就要加强品德修养,千万不要失了正义、善良、仁爱,否则,你机关算尽太聪明,就只会反误了卿卿性命。大秦帝国的开国丞相李斯,在秦帝国消灭六国,统一天下中功勋卓著,然而,聪明无比的他,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丢了正直,失掉了公心,算计同窗韩非,妥协于奸佞赵高,最终搭上了身家性命。

大地实诚,一份汗水一分收获;镜子老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天平忠厚,小小砝码量人生。让我们像大地一样本色不减,像镜子一样实话实说,像天平一样不掺水分。

点拨

文章观点明确,中心突出,结构清晰,材料丰富,有说服力。但文章的观点不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材料的关键词语是聪明,而本文所谈的是聪明的对立面——老实;材料叙述的对象是《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本文毫无提及。抛开材料,另起炉灶,这是本文最大失误之处,也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大忌。

建议文章开篇简述所给材料,引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话题;本轮部分先举实例说明人们对“聪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然后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聪明”的两重性;接着分析“聪明”和“智慧”的区别,揭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修炼“智慧”的重要性,阐述如何防止“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悲剧的发生。最后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佳作

聪明何以误人生

王熙凤是贾府的女强人,弄权铁槛寺,毒设相思局,苦赚尤二姐,一件件,一桩桩,触目惊心,最后却也逃不了悲惨的下场:丈夫不忠,贾府衰落,倍受诟病,气得吐血,终于病入膏肓,郁郁而死。曹雪芹一语道破了王熙凤的命运之谜:“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聪明绝对是一个褒义词,谁不希望自己聪明?耳聪目明,头脑灵活总是令人喜欢并向往的。人们常常夸赞亲朋邻居家的小孩,如何如何的聪明,长大一定如何如何出息。虽然父母会谦虚一番,但其喜形于色的表情,却是藏不住的。但是,对另外一些聪明人,也常常深恶而痛绝之。比如,以美..惑商纣王的苏妲己,人们莫不痛恨;构陷抗金名将岳飞的秦桧夫妇,在岳武穆前已经跪了一千年。

人们何以对“聪明”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原因在于聪明只是一种智力,而不是一种境界,当聪明与真善美结缘,聪明就能造福社会,当聪明与假恶丑联手,聪明就是罪恶的帮凶。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而不愚蠢,就是希望孩子具有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是聪明的,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推动文明的发展;落马贪官也是聪明的,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谋私肥己,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王熙凤是绝对聪明的,无论是毒设相思局,还是苦赚尤二姐,都是她智力过人的表现。但也正是她的聪明葬送她自己。何以如此?原因就在于她仅仅满足于自己“聪明”,而没有将“聪明”提升到智慧的层面上。聪明人看眼前,智者看长远;聪明人看局部,智者看整体;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人们常常指责一些人为“小聪明”,小聪明者,缺少人生智慧是也。不在人生智慧上下功夫,自信小聪明,难免会被聪明误。

看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聪明伶俐的黄蓉固然可爱,老实忠厚的郭靖,更令人喜爱。不仅黄蓉爱他,华筝、拖雷、江南七怪、洪七公也爱他,因为他可靠、可信、可托。诚如莎士比亚所说:“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苏轼在《贺欧阳少师致仕启》说道:“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所谓大智如愚,指极具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实际上才是真正智慧的人。

科学和哲学具有不同的功能,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力,智慧能带来快乐和幸福。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力;但是很多时候财富和权力与快乐并不成正比,快乐来自人心。求财,聪明足矣;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

智慧和能力同样重要,唯有加强智慧的修行,才能避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悲剧。

高考语文作文任务驱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

策略2:

任务指令应该客观全面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著名的篮球外援为国内某篮球俱乐部效力多年,是该俱乐部连续夺得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冠军的主要功臣。近年来,因为年龄和身体原因,该外援的竞技状态明显下滑。前不久,俱乐部最终放弃了对该外援的续约权。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在媒体和球迷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有人理解、赞成,有人吐槽、反对,还有人认为可以选择更恰当的处理方式……

对于以上事情,你是如何看待的?请你以该俱乐部球员的身份给《体育报》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用以回应“外援续约”事件的纷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病文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为某俱乐部效力多年的功臣外援,年龄渐大,竞技状态明显下滑,俱乐部放弃了对他的续约权,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我以为,这是现代社会一次正常的商业运作,人们不必大惊小怪,多加指着。

首先,英雄终有落幕时,人们不能让自己的事业去陪英雄“玩”衰败。俱乐部聘请这位外援,就是看中他的实力,但是,运动员不能一直处在巅峰状态,当他年龄上升、英雄不再的时候,请他让出位置,再聘用新人,这没有什么不妥。你看狮王,在它年富力强的时候,它统治者狮群,也保护着狮群,当它年老的时候,雄风不在,被年轻的雄狮逐出狮群,四处流浪,直至倒毙。站在狮群利益的角度考虑,你能同情失败的老狮王吗?

其次,应聘和解聘是当代社会的新常态。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而不讲人情的社会,完全靠实力说话,应聘和解聘是当代社会的常态行为,强者上,弱者下,人人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同情弱者势必伤害强者,破坏竞争规律,妨碍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行。现代社会完全是一个契约社会,能上能下,能进能退,应聘和解聘成为这个社会的家常便饭。聘书不是铁卷丹书,不是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昨天你是强者,我们聘用你,今天你是弱者,我们解聘你,合情合理,天经地义,谁也不能包你一辈子。

对于俱乐部放弃对外援的续约权这一常态行为,为什么有人会吐槽和反对,根源在于这些人头脑中残存的封建思想,他们爱戴球队昔日的英雄,把放弃对昔日的英雄续约权视为“卸磨杀驴”,于是心生同情,就自觉地站到俱乐部的对立面,为英雄抱打不平。可见封建思想不除,就难有正确的是非观和正义感。指导思想不对头,越是爱憎分明,正义感满满,越容易犯错误,危害社会。

许多人过于欣赏自己的同情心,其实,同情心未必是好东西。贪官作奸犯科而身陷囹圄,你能同情他?黑社会的头目受到法律的严惩,你能同情他?同情他们同样犯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永远是进行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切向前看,做新生事物的维护者,不为没落唱挽歌,这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淡出众人的视野,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英雄的谢幕。

点拨

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层层深入,整体上看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主要存在问题是对任务指令理解不够客观全面。首先,题中要求“以该俱乐部球员的身份给《体育报》写一封信”,而文中作者身份不明。其次,文中的分析议论多有瑕疵。如,用动物界的生存竞争来解释社会现象,宣扬无情竞争,危害严重;肯定竞争而否定同情的存在,对社会的认识以偏概全,主观武断;对同情心的危害和思想根源的分析,夸大其词,剑走偏锋。

◎佳作

英雄终有谢幕时

广大篮球爱好者,“外援续约”事件关注者,我是某篮球俱乐部的本土球员。为我俱乐部效力多年的功臣外援,年龄渐大,竞技状态明显下滑,俱乐部放弃了对他的续约权,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作为这位功臣外援的队友,我不应该沉默。我以为,这是现代社会一次正常的商业运作,人们不必大惊小怪,多加指着。

首先,英雄终有落幕时,人们不能让自己的事业去陪英雄“玩”衰败。俱乐部聘请这位外援,就是看中他的实力,但是,运动员不能一直处在巅峰状态,当他年龄上升、英雄不再的时候,请他让出位置,再聘用新人,这没有什么不妥。你看狮王,在它年富力强的时候,它统治者狮群,也保护着狮群,当它年老的时候,雄风不在,被年轻的雄狮逐出狮群,四处流浪,直至倒毙。站在狮群利益的角度考虑,你能同情失败的老狮王吗?

其次,应聘和解聘是当代社会的新常态。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竞争而不讲人情的社会,完全靠实力说话,应聘和解聘是当代社会的常态行为,强者上,弱者下,人人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同情弱者势必伤害强者,破坏竞争规律,妨碍现代社会的正常运行。现代社会完全是一个契约社会,能上能下,能进能退,应聘和解聘成为这个社会的家常便饭。聘书不是铁卷丹书,不是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昨天你是强者,我们聘用你,今天你是弱者,我们解聘你,合情合理,天经地义,谁也不能包你一辈子。

对于俱乐部放弃对外援的续约权这一常态行为,为什么有人会吐槽和反对,根源在于这些人头脑中残存的封建思想,他们爱戴球队昔日的英雄,把放弃对昔日的英雄续约权视为“卸磨杀驴”,于是心生同情,就自觉地站到俱乐部的对立面,为英雄抱打不平。可见封建思想不除,就难有正确的是非观和正义感。指导思想不对头,越是爱憎分明,正义感满满,越容易犯错误,危害社会。

许多人过于欣赏自己的同情心,其实,同情心未必是好东西。贪官作奸犯科而身陷囹圄,你能同情他?黑社会的头目受到法律的严惩,你能同情他?同情他们同样犯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永远是进行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切向前看,做新生事物的维护者,不为没落唱挽歌,这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胜旧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三五年。我知道,作为篮球运动员,有一天我也要退出球场,淡出众人的视野,我会用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己的谢幕。

【9.9元约130包】香酥酥脆小麻花休闲解馋办公室零食小吃多种口味
¥9.9
购买

策略3.

对任务指令的理解要深入本质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那次市中学生足球赛夺冠,三个球全是我进的,那叫一个爽。”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对我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了。”

“整个假期我都在准备论文,终于在年初八深夜写完了,那一刻我真想向全世界宣告我的快乐。”

“夜深人静,一遍遍听古琴曲《醉渔唱晚》,我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世界。”

……

校刊主编李老师听后,想到了心理学上的“高峰体验”,其意为“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趋于顶峰的满足与完美体验”。她决定在校刊开辟“我看高峰体验”的专栏,向全校同学征稿。请你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向该专栏投稿。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病文

让高峰体验多点崇高

命题老师项我们推出一组“高峰体验”:

“那次市中学生足球赛夺冠,三个球全是我进的,那叫一个爽。”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对我来说就是最开心的了。”

“整个假期我都在准备论文,终于在年初八深夜写完了,那一刻我真想向全世界宣告我的快乐。”

“夜深人静,一遍遍听古琴曲《醉渔唱晚》,我忘记了自己,也忘记了世界。”

同龄人,我祝福你们,祝福你们的高峰体验,祝福你们的幸福时光。但是,我还想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高峰体验里还是要多点境界,多点情怀。

陶渊明,那个偏爱菊花的老头儿。他不把自己钟爱的菊花埋葬在心中,而是将它种在南山脚下,让它盛开,让它绽放,让菊花的笑靥长久地在人间停留。看吧!我陶渊明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我宁愿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日子,也要活出真的自我。这种境界是常人所不及的。多少人在世俗面前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多少人在官场中同流合污,又有多少人面对世间的污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哲保身。只有陶渊明勇敢地站了出来,这种境界怎能让我们不为之敬佩呢?

鲁迅,这个狂妄的文人,只因他不愿将他生命中的玫瑰花埋葬,他决定让那美丽的玫瑰花开放在世人眼中,即使它带着一身的刺。这就是他的境界,不畏惧..反动派对他的追杀。他就是这样一朵敢爱敢恨的玫瑰花。他爱自己的国家,爱到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恨反动派,恨到以笔代枪,写出一篇又一篇檄文来讨伐他们。鲁迅这朵玫瑰花会开在每个人的心底,永远不会凋谢。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处花冢,埋葬着那些凄美而又不为人知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花冢:林黛玉葬的是桃花,正如她经不起秋风吹拂而逝去的生命;纳兰葬的是兰花,那些小小的花朵孤芳自赏,正像词中所唱:“家家都唱咏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他们都把自己内心最真切的体味埋藏在心中,不张扬,不外露。这就是一种境界。

想起范仲淹,想起《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亲爱的同龄人,我祝福你们,祝福你们的高峰体验,祝福你们的幸福时光。但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高峰体验里多点境界,多点情怀,如何?

点拨

文章先引述材料,再向同龄人表达祝福的同时提出中心论点,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高峰体验里还是要多点境界,多点情怀。”这一立意虽然紧扣材料,但未能抓住材料的本质,因而不合命题要求。

这是典型的情境式材料,从四个角度给出了具体的“情境”:运动情境、消费情境、学习情境、娱乐情境。四个情境都很生活化,涵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或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大显身手,或吃喝自由随意倍感逍遥,或为目标孜孜不倦地努力后大获成功,或沉醉在美妙音乐中浑然忘我……在这些情境中,人们获得了“爽”“开心”“快乐”等感受。基于前面四个具体情境,材料提出了心理学上“高峰体验”的概念并作出解释,为考生扫除了理解概念的障碍。“高峰体验”令人神往,但如何看待“高峰体验”,又如何获得“高峰体验”,这才是材料要表达的核心思想,也是考生作文立意的重点。

如果细读材料,总结材料中给出例子的异同点,其实不难得到第一个立意,即高峰体验中“物质”与“精神”的差别。而如果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一立意便可升华至“即使是精神上的高峰体验其实也有高下之分”,如此一来,便具有了“一体两面”的思辨性,作文的层次感就出来了。同理,如果着眼于高峰体验的定义,体会到高峰体验的瞬间性、深刻性和偶得性等,也不难得出“高峰体验切勿沉迷”的立意。如果再进一步深挖思考,我们可以想到,不沉迷,即要追求更高的目标,“高峰”背后另有“高峰”,所谓的“平地”与“高峰”只是相对的,一下子文章就升格了,阅卷老师一定会眼前一亮。

具体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立意。

角度一:人生要勇于追求“高峰体验”。追求“高峰体验”是自我价值的完美体现,也是自我合理欲望得以满足的“逍通游”。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寻找生活的真善美,学会寻找生活中点滴的安与乐。

角度二:“高峰体验”内涵丰富,既有物质的,更有精神的。物质之乐和精神之乐,二者互不矛盾、相铺相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能仅去追求物质之乐,更要追求精神之乐,即要以“以天下之乐为乐”,这才是真正的“高峰体验”。

角度三:体验高峰的同时,不要忘记脚踏实地。“高峰体验”固然有其积极作用,可以让人生精彩绽放;但攀越高峰,也不能忘记踏实平地,平地中也有高峰。尤其是当高峰体验与现生活有落差时,更要学会自我调节,脚踏实地仰远处之高峰。

◎佳作

追求高峰体验,拒绝平庸人生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抒发失败的感叹:“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甚至也常常听到有人这样嘲笑失败者:“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听他们的口气,好像人生就不应该有“鸿鹄之志”,俯就现实,甘于平庸,这才是人生的正道。然而我说,人生当追求高峰体验,拒绝平庸。

所谓高峰体验,原是心理学上的术语,是指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趋于顶峰的满足与完美体验。中学生足球赛夺冠,一人独进三个球,甭提有多爽,那个“爽”就是一次高峰体验。整个假期都在准备论文,终于在年初八深夜写完了,那一刻真想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就是高峰体验。

追求高峰体验是一种高标准的人生设定,一个没有高峰体验追求的人,绝对是一个没有高标准人生定位的人。目标决定坐标,只有高标准定位,有追求高峰体验的欲望,才能自我加压,赶超进位,后来居上。高目标能给人大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从而激发起热情,产生积极的行为。大凡成功的人士,一般都有常人所没有的成就动机,求上、求优、求高,高标准地要求自己,这才有了他们的高光时刻,才能获得高峰体验。

有人也许会说,高光时刻是短暂的,高峰体验是一时的,你总不能一直“高峰”下去。是的,高光时刻和高峰体验都是短暂的,平淡、平常,甚至平庸才是常态。但是,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局。诸葛亮出山伊始便看清天下大势,曹操“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可用为援而不可图”,兴复汉室、北定中原只能是一种理想。然而诸葛亮执意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放手一搏,最终为四处漂泊的刘备在夹缝间寻得一片存身之地,那时一种怎样的高光时刻和高峰体验啊!如果卧龙永卧卧龙岗,又怎能会有那样的高光时刻和高峰体验?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崇尚实惠、鄙视理想的时代。现实中有许多人,常常喊累喊无聊,希望休假,希望放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高标准的人生定位,缺少追求高光时刻和高峰体验的自觉。为了挣钱而工作,为了找个好工作而学习,只有眼前的苟且,没有诗和远方,能不累么?一些同学,在中学很刻苦,进了大学就失去了动力,开始玩游戏,谈恋爱。何以如此?自然也是缺少高标准的人生定位的必然结果。教育里渗透着者功利思想,为上大学而读书,人生怎能有多大后劲呢?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人生当有播种龙种的壮举,即便收获跳蚤,那又何妨?

附1

白马非马式审题

在具体论证之前,需要保证审题这一前提条件的正确,论证的深入或“意”的推进方式必须依托审题方向的正确,否则就会南辕北辙。下面以2017年3月厦门市质检作文题为例进行分析、探究。先看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按常规思维,读完材料后,从材料的整体性出发,可以捕捉到材料所蕴含的话题有沟通、理解、关爱、尊重、互信、融合、冲突等,这是材料传递的“表面含意”,只是话题的“中点”,即只是话题的一个“中间点”,还不是材料指向的最终要写的“含意”。必须进一步分析材料的限定性。

接下来就要具体细化到材料,回到材料的起点。细审材料,不难发现,材料蕴含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信息:学会、微信、表情包、菜太油、送花、设为分组可见、感到委屈等,由这些关键词可以拟出材料的“内容”:微时代下母女间沟通不畅引发家庭领域的矛盾冲突。然后分析这些关键词的内涵:“学会”意味着一种刻意、代表着一种时尚的交流,可以看出母亲为能与孩子交流而付出的决心与爱;“微信”作为与传统书信或面对面交流不同的一种新媒介,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交流方式的变化;“表情包”的不同,体现出母女间年龄结构、文化差异与审美情趣的相异;“设为分组可见”反映了女儿对母亲管束行为的不满、反感与厌烦;“感到委屈”反映了母亲好心却办成了坏事。从整个事件看,既不能简单说是女儿的错,也不能简单说是母亲的错,问题的关键在于经由微信所传递出的言语方式出了问题。材料通过“表情包、菜太油、送花”..性的主体事件呈现出交流的困境,这就迫切需要沟通、理解、尊重、互信等。这些都是较为显性的信息,难度就在于要看到材料所体现的问题是发生在以母女为代表的“家庭领域”,以及不同于传统交流的“微时代”,这样,我们才能知晓材料所包含的真正话题为“微时代下代际间的矛盾冲突、沟通、理解、包容、尊重”等。

至此,关于审题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小结:
始于起点——“起点”即命题所给材料。“始于起点”是指审题必须回到材料,基于材料,细读材料,要整理出材料的“内容”,如“微时代下母女间沟通不畅引发家庭领域的矛盾冲突”。

经由中点——“中点”即初读材料所领会到的材料的普适性含意,即“沟通、理解、关爱、尊重、互信、融合、冲突”。“经由中点”是指这个“中点”并不是作文最终的立意所在,只是审题思考路径中可能经历的一个话题中间点。

达于终点——“终点”即考虑到“对此”的任务指令,审题必须切合材料,基于材料最终确定的“含意”。“微时代下代际间的矛盾冲突、沟通、理解、包容、尊重”等。“达于中点”是指准确的立意在始于起点、经由中点后最终确定的立意,或叫最终的话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特点是“事件情境化、任务典型化”,“母女(亲人)之间、家庭领域、微时代下”这是“沟通、理解、关爱、尊重、互信、融合、冲突”这一中间话题的限制,即话题的规定性和指向性,而正是由于这样的规定性和指向性,决定了写作的立意不是一般普适性的“沟通、理解、关爱、尊重、互信、融合、冲突”等,材料语境定位在了“家庭领域”与“微时代”下。作一个比喻,命题者要考生画一匹“白马”,这个“白”就是对“马”的限制性或材料的规定性,而考生如果脱离材料,画出来的就只是一匹泛泛的马,而不是命题者要的“白马”,这便是任务驱动作文情境下审题的“白马非马”理论。回到这个作文审题上,“沟通、理解、关爱、尊重、互信、融合、冲突”这些话题只是一般的普通的马,而只有加上“家庭领域”与“微时代”这个“白”字的限定性与规定性,才是符合命题要求的正确审题。

按照“白马非马”式审题方法审视2015年的“女儿小陈举报父亲”的全国高考作文,材料所包含的“交通安全”“孝”“亲情”与“法制”等就只是一个审题的“中点”,“起点”是具体的材料内容,即女儿在多次劝说父亲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无果的情况下,为了父亲的人身安全而不得已的行为,女儿只需要父亲能安全回家。所以,写作立意的“终点”不是常态下的“交通安全、孝、亲情、法制”(即喻体“马”的内涵),添加了“女儿劝说无果被迫举报”这一“白”字的限定性,所以,这个题不能简单地混同于“请经‘亲情与法制’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等。同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的漫画作文题也不能简单地混同于“请以‘教育’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这样的题目。之所以不同,正是因为命题材料对话题作出了有效的限定或规定,而这个限定或规定正是命题人添加的“任务指令”,也正是这样的“任务指令”让我们知道:就2016年高考全国卷Ⅰ漫画作文所写的“教育”也不是考生父辈所写的那个“教育”了,表面看似同样的一个话题,由于“任务指令”的添加,已经只是一个“中间点”了。正是这个“任务指令”让考生回到了真实的写作上,无法套作,这就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所说的“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的原由。这样通过添加“任务指令”,让“试题引导写作”,写作就具有了规定性与方向性,“消除了‘材料型作文’写作话题过于随意的‘泛角度性’,增强了‘防套性’及对考生思考、辨析与选择能力的思辨性考查”。



高考语文作文任务驱动(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www.06567.cn/tgzt/666510.html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
热门资讯